首页 > 滚动> 正文

4000点附近震感加剧 基民如何做到从从容容、游刃有余?

2025-11-06 09:00:57来源:新浪网

2.牛熊观念还没转变这也是这一轮行情走下来,我们反复和大家强调过的,要适度摒弃之前的熊市思维。如果还是以熊市思维来看到上行市场中的回调,那么很容易会冲动离场,看到短期波动就担心行情要结束了,快点离场避

来源:中欧基金

随着A股涨到这个位置,大家对波动似乎变得更加敏感了,比如这几天市场的调整,不少投资群里就已经开始出现“牛走了”的讨论。


【资料图】

这种在上涨趋势中遇到回调,悲观情绪被放大的剧情,其实很常见。当行情连续走强、收益逐步累积时,大家对潜在回调的担心往往会放大。特别是现在市场的温度和估值已经不算便宜,再加上前几年熊怕了,大家都害怕又被套住。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绪呢?

一、允许自己“恐慌”

没关系,这不是个体的现象,而是市场普遍存在的行为特征,所以大家可以先试着理解接受自己会有这样“放大波动”的情绪。这背后其实是几个原因导致的:

1. 损失厌恶:

对亏损的敏感远高于对收益的喜悦

行为金融学认为,人们在获得同样金额的收益和损失时,损失带来的痛苦感通常是收益带来的快乐感的两倍。因此,当市场下跌时,即使只是浮盈部分的减少,投资者也会格外恐惧,害怕“得而复失”。

2. 牛熊观念还没转变

这也是这一轮行情走下来,我们反复和大家强调过的,要适度摒弃之前的熊市思维。如果还是以熊市思维来看到上行市场中的回调,那么很容易会冲动离场,看到短期波动就担心行情要结束了,快点离场避免被套,反而错过了长期趋势其实还是向上的资产。

这些心理因素共同造成了大家在行情上行期容易“恐慌”的现象,当理解了这一点之后,更重要的是第二步:

二、理性对待这样的“恐慌”

比起不理性的操作,更合理的做法是建立理性框架。我们可以从账户结构优化、投资节奏和心态三个层面去应对。

1、结构更均衡:分散配置,降低波动

到了这个阶段,个别板块的估值可能已经偏高。此时可以考虑将资产在不同风格间分散配置,比如成长与价值搭配,权益与固收互,让整个组合更平衡、更抗波动。

2、节奏更平和:分批入场、保留子弹

投资从来不是“一锤子买卖”。当市场已经不算便宜的时候,留一点仓位空间反而对我们的建仓成本更友好。这样也可以避免当市场回调时,没有子弹补仓的风险。

3、看长放短:用时间对抗情绪

短期波动难以避免,但时间是最好的风险过滤器。当我们把目光从几天、几周拉长到几年,所谓的“高点”往往只是长期趋势中的一个小波峰。

事实上,从历史数据看,A股在突破关键点位后,往往会经历短期震荡。以2007年牛市为例,市场在冲关4000点过程中也曾出现回调,但中长期向上趋势仍延续。因此,当我们用更长期的视角去看这种波动,体感就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市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挑战,下行期时我们要学会坚守,上行期时我们也要注意风险。但无论是什么挑战,投资的关键始终在于理性和长期,明白了这一点,相信我们就能更从容看到市场在当下点位的一些“波折”。(文章来源:中欧基金)

关键词: 市场 波动 一点 行期

责任编辑:hnmd0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