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滚动 > 正文

简讯:欧盟抛出补贴法案扶持本土绿色产业

2023-03-23 13:54:25来源:南方能源观察

3月16日,欧盟委员会公布了《净零工业法案》和《关键原材料法案》的立法提案,希望以此推动欧盟工业的低碳发展、增强本土供应链,让欧盟引领绿

3月16日,欧盟委员会公布了《净零工业法案》和《关键原材料法案》的立法提案,希望以此推动欧盟工业的低碳发展、增强本土供应链,让欧盟引领绿色工业革命。

从扶持本土产业链到关键原材料保护,这两项法案既是对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的回应,也是拟议中的欧盟绿色新政工业计划中的关键内容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两项法案主要包含哪些内容?出台的背景是什么?对中国的相关产业会有哪些影响?这些问题值得细看。

强调本土生产能力

从内容来看,《净零工业法案》侧重于提升欧盟净零工业的本土制造能力,《关键原材料法案》则侧重于确保欧盟净零工业、数字技术、国防工业、空间技术等战略部门上游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安全。

目前,欧盟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、电池及大部分的光伏组件都进口自欧盟以外的国家,其中大部分源自中国。而风机设备、热泵等欧盟原本的优势产业,近两年也出现了竞争力下降、技术代差缩小等问题。

因此,《净零工业法案》旨在扩大欧盟清洁技术的生产规模,努力解决上述问题,并确保这些产业为向清洁能源的过渡做好充分准备。欧盟计划到2030年,本土(具有战略意义的)零碳技术生产能力应能够满足欧盟40%的需求。

被列入《净零工业法案》的关键零碳技术包括:光伏和光热,陆上和海上风电技术,电池和储能,热泵和地热能,氢能电解槽和燃料电池,沼气、生物甲烷,碳捕集与封存(CCS)技术以及电网技术。被列入法案意味着,这些技术既能获得政策层面的支持,还能获得补贴、融资、财务担保等财政和金融支持。

另一项《关键原材料法案》则提出,欧盟应最晚在2030年实现战略性原材料年消费量的10%以上本土采掘、40%以上本土加工、15%以上本土回收,每种战略性原材料来自单一进口国的比例不超过欧盟年消耗量的65%。

法案中包含34种关键原材料,其中大部分是矿产物资。这些原材料被认为对欧盟经济具有战略意义,且具有较高的供应链风险。根据法案,欧盟委员会将通过材料来源多样化来解决依赖性问题。

注:2011年,欧盟首次发布关键原材料清单,目前已修订至第五版。欧盟委员会承诺每3年修订一次。

法案重点关注的关键原材料中,锂、钴、镍是锂电池生产的关键原材料,稀土则被称为工业维生素,具有优异的磁、光、电性能,可用于航天、国防、风电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。

在立法提案的发布会上,欧盟发言人指出了部分原材料的供应现状。全球63%的钴,在刚果(金)提取,随后在中国精炼;欧盟97%的镁供应来自中国;全球范围内用于永久磁铁的稀土100%在中国精炼;欧盟71%的铂金族金属供应来自南非;欧盟98%的硼酸盐供应来自土耳其。

法案声称,欧盟对许多第三国的关键原材料依赖度很高。加之全球经济正在向数字化和绿色经济转型,这些关键原材料的全球需求扩大,进一步促使欧盟的供应链变得脆弱。

除了对进口进行限制,法案还简化了欧盟关键原材料项目的许可程序。法案提出,欧盟可以将某些新建矿山和加工厂项目命名为战略项目,战略矿山项目将在24个月内获得许可证,加工设施最迟将在12个月内得到许可证。

此外,欧盟委员会还将加强对关键原材料突破性技术的开拓,包括搭建关键原材料的大规模技能合作伙伴关系,在供应面临风险的地方建立储备,以及成立原材料学院,并加强关键原材料供应链中劳动力的技能提升。

对标《通胀削减法案》,对中国有何影响?

2022年8月,美国颁布《通胀削减法案》,为绿色技术提供价值3690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激励。该法案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气候立法,为美国制造业带来了许多投资。仅在法案颁布的几周内,就有部分企业在美国宣布了合计约280亿美元的新投资,涉及电动汽车、电池和太阳能制造领域。

欧盟认为,该法案对欧盟的电动车、电池、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密集型行业等构成歧视,将对欧洲工业的竞争力和投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。

在欧洲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施压下,欧盟委员会决定采取措施来对冲美国的《通胀削减法案》。

从上述措施的意图来看,两项法案一方面是为了扶持欧洲本土的支柱型低碳产业,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确保产业链源头的原材料供应,保障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不过这也意味着,欧盟对零碳产业相关设备和关键原材料的进口设置了门槛,降低了进口需求,同时,也加剧了本就增量有限的全球关键资源的竞争局面。

目前,中国是全球风机设备、光伏设备、锂电池及关键原材料的重要出口国。在净零产业领域,欧盟超过90%的光伏晶圆及零部件,超过25%的电动汽车及电池来自中国。在关键原材料领域,欧盟97%的镁和100%的用于永磁体的稀土来自中国。

这两项法案如果实施,有可能影响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。但另一方面,一些在净零产业、关键原材料具有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也可能在欧洲直接投资。

不过,有研究人员指出,与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存在的问题一样,两项法案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一些补贴措施,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(WTO)的贸易非歧视性规则。欧洲智库Bruegel的研究人员撰文称,两项草案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失败告终的产业振兴计划时期。

“欧盟面临地缘政治挑战,应当加快绿色转型,这可能是欧盟出台了一些非常规政策的理由,比如补贴和有利于竞争的产业政策。但这些因素不能作为赤裸裸的保护主义和政府干预的理由。”

此前,在美国颁布《通胀削减法案》时,欧盟各国政要及欧盟委员会的高级官员纷纷指责美国的行径,认为该法案为在美国本土进行生产活动的公司提供公共补贴,这种行为损害了欧洲企业的利益,不尊重WTO规则。

欧盟各国财长曾在一次会议中表示,《通胀削减法案》中的补贴对欧盟的汽车、可再生能源、电池和能源密集型等行业构成歧视,且对欧盟工业竞争力和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。美国无视欧盟对这一法案的担忧,会使得欧盟可能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。

两项法案提交后,已招致多方反对。除了欧洲智库Bruegel批判欧盟的国家干预,美国媒体Politico的记者也撰文指出,欧盟为了与中美在低碳产业一决高下,丢掉了自由贸易的原则,并给欧盟官员贴了个新标签“别烧煤了,改烧原则吧”。

目前,两项法案已提交至欧洲议会和欧盟各成员国,最终的立法结果还有待欧洲议会和各国讨论,法案内容仍存在较大变数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hnmd004